安扎克人的传统是建立在年轻的澳大利亚人的牺牲之上的,这其中包括了许多华裔
25 April 2020 | Marcus Reubenstein (Image: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作为澳大利亚独特品质的一部分,我们最庄严的战争纪念日,纪念的是世界另一端的一次失败。
在英国指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安扎克人)的领导下,英国和殖民印度军队降落在土耳其的加里波利半岛(Gallipoli Peninsula)。他们的任务是与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Ottoman)军队交战,以减轻东欧前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压力。
这场战役最终以失败告终,超过8000名澳大利亚人和2700名新西兰人丧生。
87,000名土耳其战士在自己的家园中丧生,历史学家一致认为,整个战斗对一战的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
安扎克精神
加里波利战役不是并不是对军事实力的考验,而是对品格的考验 ——对所有参战人员而言——对安扎克人优越品质的考验。
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事实是,原始的澳大利亚安扎克人中有213人是中国血统,而在新西兰的军团中有55名是中国人。
华裔安扎克人
在1915年4月25日日出之前,一艘载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的大型划艇降落在加里波利的海滩上。
最早踏足半岛的人是自愿入伍的澳籍华人骑兵尹干。
六年前,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周”活动上,时任总理托尼·艾伯特(Tony Abbott)特别提到了骑兵尹干的奉献精神和贡献。
英联邦退伍军人事务部在2015年发布的题为《华裔安扎克人》的报道中称,尝试入伍的澳籍华人实际上比官方记载的213人高得多。
这份报告称,许多澳籍华人“常因入伍被拒而感到失望或惊讶”,因为他们不够高或没有足够的欧洲种族。
争取入伍的大多数人是澳大利亚人,他们都是19世纪在淘金热期间来到澳大利亚的中国人的后代。
第一场战斗是入伍
本杰明·莫伊·灵(Benjamin Moy Ling)入伍遭拒。 他坚持不懈,最终在31岁时被澳大利亚武装部队接纳。他在第60营的西部战线服役,后来在第4分区信号连队服役。

在1917年5月,他接受了墨尔本一家报纸的采访,说道:“如果澳大利亚是值得居住的,那么它就值得我为其奋斗。 我希望战后能再次在澳洲生活。” 他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于1919年返回墨尔本。
澳洲华人学校教师亨特·罗伯特·乔治·潘(Robert George Poon)在1894年出生于新南威尔士州,他于1916年9月应征入伍。
最初,因为“高水平的英语能力”他先是担任了办公室的工作,而后他转而申请参战。 1917年10月,他在比利时伊珀尔(Ypres)的西部战线受了重伤。

尽管因战争受伤导致两个手指残疾,他依然是一名出色的板球运动员。 在1923年12月,他被选入昆士兰队,参与于墨尔本板球场举办的对阵维多利亚队的比赛。
这使他成为世界有史以来第一位在板球比赛中,代表所在省出战的澳籍华人。
金朗提普(Chin Lang Tip)是一位市场园艺师,于1867年从中国移民到维多利亚州。他的四个儿子——亨利(Henry),莱斯利(Leslie),伯蒂(Bertie)和欧内斯特(Ernest)——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并服务于澳大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6名澳籍华人士兵丧生,其中23名士兵因战斗英勇而获得了重要勋章。
在后来的几年中,一位退伍士兵表示,对澳籍华人士兵的不了解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好事。 正如他所说:“我们只是参军的澳大利亚人。”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commenter?